为组织参加全州第四届传统戏剧展演活动,我县花灯戏剧目《红马灯》正在精心排练中。红马灯是根据革命战争时期在我县真实发生的故事改编的花灯小戏。讲述了在镇远革命历史纪念馆内陈列展示了一盏小马灯,看似普通,但它确是一盏意义非凡的“红马灯”。在革命战争年代,它不但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里的奋斗历程,并通过这盏具有特殊意义的红马灯与革命老区镇远报京侗族同胞建立的深厚革命友谊;如今,这盏马灯仍绽放着它特有的光芒........
故事发生在1934年12月23日,红一方面军右路纵队途经镇远县报京乡西南的侗寨龙奔。龙奔,又名龙崩、打龙沟,是侗族聚居的村寨。听说有军队来,寨上侗族村民纷纷逃散。但侗寨村民曹永富没有和侗民们一起逃散,而是选择留在了家里。红一方面军右路纵队进入侗寨后,稍事休整,便准备往施洞方向行进。但因山路崎岖,部队行军困难,就到处打听熟悉地形的当地人,听说村民曹仁贵、曹永富不但熟悉地形,而且接触过工农红军,思想较开明,红一方面军右纵队某连连长便立即找到曹家,曹家父子十分支持,凭着对地形的熟悉,父子二人抄近路60里,顺利地将红军送到清水江北岸的施秉县马号镇。父子二人依依不舍离开红军队伍返家时,红军首长送给他们一盏小马灯留作纪念,并意味深长地嘱咐他们:要是想我们啦,看看马灯,就当我们在身边!要让红色革命的火种在侗寨薪火燎原、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红色革命代代相传,红色光芒照遍祖国大地!此后,父子二人一直保存着这盏珍贵的马灯。镇远革命史馆建立后,其后辈将红马灯捐赠给史馆,希望通过红马灯的故事,将红色革命的优良传统、红军长征精神传承弘扬并发扬光大。此次展演活动就以追忆红色经典的形式,将该故事在舞台上进行呈现,希望后辈更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峥嵘岁月,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激励人们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扫一扫在手机当前页面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博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