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镇远尚寨:养老认证“进家门”,真情服务“零距离”
  字号:[ ]  [关闭]
“婆婆,您的身份证号码是多少?请看着手机镜头,我们要进行人脸识别,头往左边慢慢转一下,眼睛闭一下……对对对,可以啦。”在尚寨土家族乡大河村川岩组60岁以上老年人里,工作人员正在耐心地给老人进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脸识别认证,不一会儿,屏幕上便显示“认证已通过”。

为扎实做好辖区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脸识别认证工作,尚寨土家族乡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干部、村“两委”、网格员“用心、贴心、齐心”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脸识别认证工作,全力做到认证不遗漏、无盲区、无死角,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用心用情落实民生服务。

用心宣传,提升“知晓率”。为全面提高辖区60岁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脸识别认证工作知晓率,尚寨土家族乡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召开工作部署会,要求各村认真组织实施,乡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指导,确保认证工作有序推进。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宣传。线上通过录制认证操作视频在网格微信群、村民小组群和朋友圈大量转发,鼓励和帮助群众通过“贵州人社”APP或“贵州人社”微信小程序进行线上认证。线下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召开群众会、乡村干部入户等多种宣传相结合的形式,明确认证时间、方式及需要准备的证件等相关认证信息,确保村民知政策、熟流程、懂操作,提高广大村民关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激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脸识别认证的热情。截至目前,共召开专题会议6次,线上、线下宣传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

贴心服务,提升“满意度”。合理利用后台服务系统,及时查询未认证人员,沟通提醒其及时认证。组织全乡干部、网格员进行认证操作流程培训,实现全乡通办、全员能办,让群众在看得见干部的地方均可进行认证。采取以村为单位,定时定点进行人脸识别认证的集中认证方式和主动上门办理的流动认证两种方式开展工作,乡村干部提前联系好在村里居住的村民安排时间,集中统一到指定地点开展认证;对前来认证的群众,热情接待,主动利用微信小程序帮忙认证。对于户在人不在和长期在外居住务工人员,通过联系本人或家属,指导使用手机完成信息采集认证,多方聚力让群众就近办、及时办、在家办,切身感受温暖服务。截至目前,共开展咨询服务、电话服务50余次,解决群众难题20余个。

上门认证,提升“加速度”尚寨土家族乡组建“人脸识别”认证工作服务队,从“找上门”变为“走下去”,乡村干部、网格员全部下沉网格,针对长期卧病在床、行动不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等特殊高龄“难出门”人群,提供暖心上门服务。村干部和驻村队员通过电话预约上门时间,开展上门认证服务,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上门服务更显真情、更有温度,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人的关怀,进一步增强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共开展上门服务活动50余场次,覆盖群众400余人。
据悉,尚寨土家族乡共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脸识别人员1257人,已完成“人脸识别”资格认证1100余人,认证率达80%以上。下一步,尚寨土家族乡将持续以细致服务、贴心服务、高效服务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脸识别认证工作,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 扫一扫在手机当前页面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博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