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京乡:金稻铺秋野 侗寨晒秋忙

发布时间: 字体:

九月的报京侗寨,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段时间,天气晴朗,微风徐徐,正是晾晒稻谷的黄金期。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鼓楼尖顶,村民们便开始了一天的晒谷工作。金黄的谷粒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暖的光芒,与青山绿水和独特的侗族民居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晒秋图景。

在报京鼓楼广场上,男人们扛出一袋袋沉甸甸的稻谷,女人们熟练地铺开晒布,将金黄的稻谷均匀地摊开在秋日的阳光下。邻里的说笑声此起彼伏:“看我家的谷子多饱满!”“是啊,今年收成真不错,晚上来我家尝尝新米?”

晒秋不仅是各家各户的个体行为,更是报京各村集体协作的体现。为保证秋粮能够得到及时晾晒,各村将村文化广场、停车场等活动场所和公共区域全部清理出来,方便村民晒稻谷,确保颗粒归仓。

傍晚时分,村民们开始收谷入仓,晒场上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经验丰富的老人小心地提起晒布的四个角,缓缓将谷子向中间聚拢;年轻人则手持木耙,熟练地将散落的谷子耙集成堆。晒谷布在夕阳下轻轻晃动,金黄的谷粒如流水般向着中心汇聚。“快来看啊,这谷子晒得真漂亮!”一位老农捧起一把谷粒,饱满的稻谷在指缝间流淌,“颗粒这么饱满,今年肯定是个好收成。”旁边正在收谷的妇人笑着接话:“是啊,这几天天气好,谷子晒得干爽。趁着天还没黑,咱们得抓紧时间把谷子收进仓。”

秋阳下的报京侗寨,晒布上的作物是丰收最生动的注脚,鼓楼旁的笑语是生活最质朴的回响。这场秋晒,不仅晒出了侗家人一年的辛劳与希望,更晒亮了农耕文明的鲜活底色,让侗寨鼓楼在金黄的季节里,焕发出令人心动的烟火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