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古镇:青贮玉米收割忙 农民增收新希望

发布时间: 字体:

       时下,正是青贮玉米收割的黄金时期。在镇远县江古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收割青贮玉米的村民。他们来回穿梭,随着镰刀起起落落,一排排两米多高的玉米连杆带籽整整齐齐堆放在地里,等待着装卸机和运输车的到来,田间地头呈现一片忙碌景象。

“我承包了500亩土地种植青贮玉米,今年的青贮玉米长势很好,每亩地可收获4吨左右,收割后就直接销往当地的肉牛养殖场,养殖场收购价为每斤0.25元,比以前种植籽粒玉米时每亩地能多挣1000元。”青贮玉米种植大户罗安亮笑着说。

江古镇虽海拔较高,但大多数村地势较为平缓、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透气性好,非常适合种植青贮玉米。

“这段时间,我们每天从凌晨4点开始忙着收农户运来的青贮玉米,一直要持续到晚上才处理得完。我们养殖场有4个储料池,每个储料池能存放1500吨青贮饲料,目前以收购农户种植的青贮玉米为主。”镇远县兴农肉牛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向星屿说道。

青贮玉米除根部外,全部茎、叶、果实都作为原材料,经粉碎加工,用发酵的方法来制作青贮饲料,密封保存,以备冬季饲喂牛、羊等草食为主的牲畜。种植青贮玉米是肉牛养殖产业带动形成的特色产业,是肉牛养殖产业链重要的一环。种植青贮玉米与肉牛养殖有机结合,不仅有效保存了玉米秸秆和籽实的营养价值,促进肉牛健康养殖,还能为种植户节省脱粒、晾晒等农机作业成本,既减轻了秋收劳作的负担,还实现了农业生产循环利用,从源头上杜绝了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江古镇作为农业大镇,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生产等方式,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采取“烤烟+玉米”轮作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同时鼓励农民将农作物的秸秆资源转化为肉牛的优质饲草加以利用,探索走出一条“粮饲兼顾、草畜配套、以养带种、农牧互促”的循环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子”。

据统计,江古镇今年种植青贮玉米5000余亩,为江古镇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也让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成了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助农增收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