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切实筑牢群众生命安全防线,7月18日,青溪镇扎实开展溺水事故应急救援实战演练,镇村应急救援队、青溪卫生院、青溪派出所等多部门联动,共组织30余名救援骨干参与,以“情景模拟+实战操作+技能教学”立体化模式,锤炼应急救援“硬功夫”。
演练前,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彭茂川作动员部署,详细讲解人员分工、处置流程及注意事项,强调“快速响应、科学施救、协同配合”三大原则,为实战演练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演练以“暑期学生在河道边玩耍意外落水”为模拟场景:发现险情后,现场巡查人员第一时间吹哨示警,同步拨打120急救电话及110报警电话,镇应急队迅速携带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等专业装备3分钟内抵达现场。救援队按照“先控险、后施救”原则,利用救生竿延伸救援距离,对距离岸边较近的“落水者”实施快速拉拽;针对远距离的“落水者”,由穿戴救生防护装备的队员迅速下水,采用“托腋法”将其平稳托举至岸边。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各环节衔接紧密。
“黄金救援时间只有4~6分钟!”演练现场,青溪卫生院医护人员同步开展急救技能教学,通过模拟人道具演示心肺复苏全流程,重点讲解胸外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深度(5~6厘米)及人工呼吸与按压的配合要点,并组织参演人员分组实操演练。“按压时要注意力度均匀,开放气道要彻底……”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参训人员反复练习,确保“人人掌握、个个过关”。
下一步,青溪镇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常态化开展“演练+宣传”双轨行动,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普及防溺水知识,覆盖学生、家长、重点水域巡查员等重点群体;另一方面加密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巡查频次,增设警示标识、防护设施,持续织密防溺水安全网,为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