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古城多措并举聚力打造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发布时间: 字体:

2021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一批120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镇远古城位列其中。为切实加强旅游产业化和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以镇远古城为核心的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镇远县多措并举,聚力打造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黎梓霁/摄

 以古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全力打造古城景区核心品牌吸引力,为创建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夜间消费集聚区打下坚实基础。镇远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旅游夜间经济的发展,一是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镇远县居民宾馆(客栈)建设改造鼓励政策实施(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开发打造文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二是投入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对古城景观灯、路灯进行优化提升,打造“流光溢彩夜镇远”品牌;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对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及客栈建设补助,大力培育旅游市场主体。目前,镇远已获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地,中国最美风景线贵州十佳榜外榜,全省旅游行业十佳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诸多优秀文化旅游品牌荣誉称号。在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吸引力。

徐伟/摄

 以规划为引领、划行归市为抓手,以丰富业态体验为辅助,打造个性化业态体验产品,为游客提供夜间消费差异化产品。制定了《镇远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镇远县全域旅游规划》,通过规划引领实行划行归市,建设了滨水酒吧休闲一条街、滨河大排档美食体验区、精品民宿体验区、旅游商品购物区、古城夜游船和古韵镇远大型演出、古民居古巷道观光体验项目等业态。目前,全县有宾馆客栈715家(其中星级酒店5家 ,特色民俗客栈40家);餐饮企业1533家,旅行社14家;民俗小酒馆216家;旅游商品购物店100余家;夜间娱乐业态有古城水上游游船12条(每日可接待游客2000人次);有手工银饰店、特色米酒店、果酒店、花酒店、民族服装店、手工艺品店、苗族服装摄影店、鱼疗养生店、古法采耳店等娱乐休闲服务商户167家。每晚20时30分至22时,有古韵镇远特色舞蹈表演;每晚19时至次日凌晨2时,有古城夜景灯光;有每周2次不定期开展的古城活态文化表演;新大桥滨河大排档美食体验区有烧烤、罗锅、烤鱼、酸汤鱼、小龙虾经营商户243户,商户营业面积达80%。

李安生/摄

以行业培训和行业自律为手段,加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从业人员培训,为夜间消费集聚区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障。一是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成立了镇远旅游行业协会,下设民宿酒店协会、交通运输协会、旅行社协会、餐饮协会等,通过县文旅局行业指导,各协会开展行业自律管理,有效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风气,杜绝欺客、宰客和不合理的消费产品出现。二是加强各行业提升服务质量的学习培训。由县文旅局统筹,各行业管理部门牵头,通过外请院校专业老师对参与旅游服务的相关行业,如住宿、导游、交通、餐饮、购物、景区服务等,不定期地开展行业专属服务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三是加强文明旅游宣传氛围营造,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对古城各个社区群众开展古城保护、文明旅游等培训和宣传,形成全县上下自觉地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的良好氛围,为夜间消费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

徐伟/摄

 以高标准的执法队伍建设和常态化的执法开展,为夜经济示范区提供安全优良社会治安环境和旅游及消费环境。一是以平安建设为依托,加强古城夜间社会治安的管控和治理。县公安局成立了100余人的特巡警大队,对古城夜间消费集聚区开展常态化定点值守和巡查,确保社会治安环境优良。二是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古城夜间消费集聚区的景区环境卫生进行监督管理,对乱搭乱建进行严格管控和治理,对夜间业态经营户开展常态化的规范管理和引导,营造良好的夜景观环境。三是文化旅游执法大队常态化执法,加强对古城夜间消费集聚区经营业态的执法管理,减少和有效处理游客投诉,让广大游客满意。据了解,镇远古城景区游客满意率调查常年保持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