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镇远县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公安机关部署要求,坚持“实战化、智能化、扁平化”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局指挥中心的“神经中枢”作用,积极探索实战高效综合指挥室体系建设,打造“快警务2.0”,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
做好指挥体系“加减法” 构建扁平化指挥体系
据介绍,为构建扁平化指挥体系,镇远县公安局一是在横向指挥关系上做“加法”。局指挥中心按照“六位一体”分为指挥调度、情报分析、图像侦查、数据运用、勤务管理、巡防督导六个职能,统筹资源,着力打造实战型综合指挥中心,细化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发生重大突发案事件、重大舆情事件能够实现统一指挥、合成作战、快速高效处置。二是在纵向指挥层级上做“减法”。坚持在实战实践中检验建设成果,将大平台、移动接处警系统、警情标注系统等信息系统搭建成信息化、可视化的指挥平台,实现“接警、处警、警力、警车”一键点调。
镇远县公安局指挥中心负责人龙跃华:“我局接处警中心或派出所接到警情后,指挥中心运用一体化综合作战指挥平台,根据巡逻片区的划分和就近处置的原则,通过调度系统下达指令调度警力,同时利用视频监控、4G执法记录仪、350M对讲机和警务通等扁平化指挥调度系统,与出警民辅警点对点联通,实现可视化指挥处警。在应对重大事件和大型活动的安保时,运用可视化指挥系统实时掌握处警现场动态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直观的依据,直接有效提升了警力投放的精准度。”
拟定“135”快反圈层 打造实战化指挥机制
“我这边刚刚挂断110报警电话没有多久,警察就出现在我面前,有一种随叫随到的感觉,让人安心。”2022年12月24日,与人发生矛盾纠纷而报警的张女士这样评价镇远公安出警速度。
据介绍,在“135”快反机制建设中,镇远县公安局一是拟定了“135”快反圈层、点位。主要以城区舞阳河两岸为屯警点,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延伸锁定了6个快反到达地点,重点部位警力1分钟到达,城区3分钟到达,城郊5分钟到达,有效覆盖县委、县政府、镇远剧场、盘龙桥、火车站等重点部位和人口密集区,处置圈层更加明确。二是做强考核的力度。局指挥中心加强对快反力量在岗履职、勤务报备、视频调度、350兆应答等方面的检查力度,针对存在通信手段故障、人员离线脱岗、报备信息不全等问题,以“日记录、周提醒、月通报”的形式向县局办公室报告,以此推动常态巡逻防控与应急处置效能最大化。三是启动公安武警联勤联巡机制,在重要节假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将武警中队一并纳入快反梯队,充分整合资源、取长补短,提升快反小组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处置能力。而这一切的背后,是镇远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对警情的精细化梳理。
镇远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飞:“镇远县公安局定期对辖区内发生的侵财类案件警情进行比对研判和专题分析,寻找各类警情的发案规律,研判掌握案件高发区域、高发时段和相关案件类别的重点人员活动轨迹,做到“每日警情预警”“每周警情分析”“每月警情研判”,阶段性总结案件特点及规律,发布研判结果,预测发展态势,为警力调配、快速打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强对各部门人员在岗履职、勤务报备、视频调度、350兆应答等方面的检查力度,实现警力调度的无障碍化。”
通过对“快警务2.0”的打造,镇远县公安局以深化“情指勤舆”为统领,优化警力部署、厘清职责边界、层层压实责任,实现分级指挥、权责明晰,警情推送时间同比下降36%、接警环节耗时同比下降28%,接处警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