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20-3284122 | 成文日期 | 2020-09-25 |
文号 | 发布时间 | 2020-09-25 | |
发布机构 | 是否有效 | ||
名称 | 镇远县2020年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工作实施方案 |
根据黔东南州教育局《关于印发<2020年黔东南州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工作重点>的通知》(〔2020〕-6号)文件精神,为深入推进游戏课程改革,提高全县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全县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园所内涵发展。现结合县域内公、民办幼儿园及县级教研指导责任区工作开展现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省、州、县教育局关于教研指导责任区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核心,围绕州教研工作重点“自主游戏研究”,以三个教研指导责任区为抓手,围绕“优化管理、科学保教、提升质量”的目标,找准问题、突出重点、积极探索,实现教学教研工作的新跨越,促进镇远县学前教育整体质量有所提升。
二、上年度情况分析
根据《镇远县调整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实施方案(试行)》(镇教科发[2019]7号)文件精神,将全县12个乡镇按发展现状及地域分布划分为三个教研指导责任区。每个责任区配备教研指导责任人4人,分别由省、州示范幼儿园园长、业务园长、骨干教师担任。按照“城帮乡、公帮民、大帮小”的原则,建立分级分区教研指导制度,覆盖全县、乡镇、村等各级幼儿园。通过调研,收集来自全县幼儿园园长、一线教师等教研现状和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培训,逐步转变管理层及教师观念,为后续指导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工作重点
基于各园基本情况及发展步伐不同,将12个乡(镇)幼儿园进行分层设置。根据园所评估等级、幼儿园发展现状、师资水平等,将县域内13所幼儿园划分为试点园和优质园。试点园从转变观念、调整场地布局、增设材料、学会“看到”入手,尝试开展“放手游戏”;优质园在“看到”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抓住分享要点,通过撰写观察记录,学习分析和解读幼儿游戏行为。进一步提高教师观察能力。以此分层开展研修活动,使全县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在原有水平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一)调整区域、开展层级研修
将县域内12个乡镇幼儿园按照省、州、县级示范园及师资、环境设施等条件划分研修层次。如省级示范园、州级示范园为优质园、其它县级示范园为试点园。针对不同的园所资源,重新调整指导团队,保障每一个层级的幼儿园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二)改变布局、挖掘本土低结构游戏材料
根据本园、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园所户外环境布局。利用当地现有资源,充分挖掘具有本土低结构材料,研发出利于幼儿发展的游戏材料。
(三)墙面留白,呈现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轨迹
摒弃传统的以“老师”为主线的室内环创,室内外墙面大量留白,合理规划留白空间,呈现儿童的学习轨迹,充分体现“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
(四)合理调整、满足充足的游戏时间
根据各年龄段幼儿年龄特点,合理调整各年龄段一日作息时间。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外交替等原则,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自主游戏时间。
(五)围绕“观察”开展专题教研
从学习观察理论知识,学会观察的方法,从“看到”到“白描”,重新认识儿童,发现儿童,树立全新的儿童观;在“看到”的基础上学会“看懂”,学习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抓住课程的生长点,生成项目式活动,唤醒教师的课程意识。
(六)挖掘游戏中的生活课程
充分认识生活课程的价值,按照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挖掘幼儿在一日活动中自我服务、常规管理、材料收纳等课程资源。
四、责任区小组成员安排表
第一责任区:机关幼儿园、示范幼儿园、青溪镇中心幼儿园、蕉溪镇中心幼儿园、都坪镇中心幼儿园
教研指导责任人:李定芳、谭慧、刘芳、潘燕(第一人为组长)
跟岗学习培训基地:县机关幼儿园
第二责任区:尚寨乡中心幼儿园、金堡镇中心幼儿园、报京乡幼儿园、江古镇中心幼儿园等4所
教研指导责任人:刘晓玲、彭琼、徐春、吴燕(第一人为组长)
跟岗学习培训基地:示范幼儿园
第三责任区:涌溪乡中心幼儿园、羊坪镇中心幼儿园、羊场镇中心幼儿园、大地乡中心幼儿园等4所
教研指导责任人:邱晓娟、丁志琴、肖艳、万祥敏(第一人为组长)
跟岗学习培训基地:涌溪乡中心幼儿园
试点园(8所):尚寨乡中心幼儿园、羊坪镇中心幼儿园、大地乡中心幼儿园、江古镇中心幼儿园、金堡镇中心幼儿园、报京乡中心幼儿园、羊场镇中心幼儿园、涌溪乡中心幼儿园。
优质园(5所):机关幼儿园、示范幼儿园、青溪镇中心幼儿园、蕉溪镇中心幼儿园、都坪镇中心幼儿园。
五、具体工作措施
(一)合理指导、深入开展研修
第一责任区根据各优质园实际,开展“放手游戏”的经验积累,提高教研难度,开展深层次研究。针对优质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开展案例式教研;解读游戏中幼儿在五大领域的发展;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
第二、三责任区根据各试点园实际,加强在环境、材料、师资等方面的指导。从转变观念、调整一日作息时间、改变园舍环境布局、增添游戏材料等环节入手,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能“看到”幼儿的游戏行为,鼓励教师用白描的手法记录幼儿游戏行为。
(二)合理布局、挖掘本土材料
针对各试点园现有条件,帮助其改变户外环境布局,创设丰富、开放、自然野趣、充满挑战的户外游戏场所。同时结合本土资源,挖掘低结构、易操作、可变化、幼儿能自主掌控的开放性游戏材料,满足幼儿探究和学习所需。
(三)合理规划、呈现学习轨迹
各园合理调整室内空间布局,尽可能留出室内外及走廊墙面,让幼儿将自己在生活、游戏、教育活动中的问题、情景、内容、体验等通过图画、符号、文字记录等方式表现出来,张贴于墙饰中。帮助试点园理清思路,路径清晰,呈现出幼儿的学习轨迹;指导优质园合理安排室内墙面空间,能在墙饰中现出学习、生活、安全、植物观察等学习轨迹。体现幼儿学习的真实性,更体现“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
(四)合理配置、保证游戏时间
各试点园根据《指南》要求,保证游戏的单位时间,即《指南》中要求的保证1小时的游戏时间(去掉游戏前(后)的准备和收纳,保证足足1小时的游戏时间);优质园基于幼儿兴趣、能力发展等实际,灵活调整游戏的持续时间,即每个游戏场地持续玩多久的时间。针对不同的区域,根据幼儿兴趣所需,持续时间也可不同。
(五)合理分层、开展深度教研
通过区域教研、园本教研、年级组教研、班本教研,基于儿童游戏场景,通过视频重温(视频、图片、文字记录等)开展研究。试点园教师通过自学、参加各种培训等,学习观察的方法等理论知识,学习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并以白描的方式进行记录;优质园教师根据自身需求,从白描到“观察要点”的描述,从“无目标、无分析和回应”到“有目标、会分析、有回应”观察记录的撰写,让教师学会对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客观、具体的描述,并学习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理性分析。
(六)合理研究、重视生活课程
试点园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特点,着力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在自我服务、常规管理、材料收纳等良好习惯。如洗手、如厕、进餐、玩具的收纳与整理;优质园着力研究各年龄段幼儿在生活环节的常规指导要点,并将其列入本园课程实施方案中,便于指导新、青年教师开展一日活动。
六、每月具体安排
1-2月
1.制定镇远县2020年教研指导责任区工作计划。
3-4月
1.县内各教研指导区制定工作计划。
2.分层开展“放手游戏”。
3.结合各工作室、州级教研团队等组织开展全县公民办幼儿园园长、教师专项能力培训,提升对“放手游戏”的认识和学习。
4.责任区深入各园开展现场指导。
5月
1.各责任区、集团园组织开展“游戏案例解读”活动。
2.各责任区开展教研活动。
6月-7月
1.全县幼儿教师优秀游戏案例比赛。
2.召开教研责任区教研工作半年小结会。
3.收集整理相关的工作资料。
4.撰写工作小结。
8月
开展全县教研指导责任区全员培训,以提升教师对“真游戏”观察和介入的能力。
9月-11月
1.组织开展“优秀游戏案例解读与分享”活动。
2.各责任区、集团园组织开展教研活动。
12月
1.召开教研责任区全年工作总结会。
2.总结各责任区实施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规划2021年度工作。
3.对各责任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选的优秀教研指导责任区和优秀教师列入镇远县教育教学质量奖方案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