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三农服务 » 三农动态
镇远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显著
  字号:[ ]  [关闭]

为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进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2015年1—3月,镇远县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截止3月25日共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5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50人。其中“农民雇员”专业技能型培训班1期50人;“村级动物防疫员”社会服务型培训班2期100人;“统防统治植保员”社会服务型培训班1期50人;“农机服务员”社会服务型培训班1期50人;每期培训时间7天,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现场教学、参观基地等形式提高培训质量,使前来参加培训的学员在生产技能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培训效应明显。

一是农民产业化生产经营水平提高,培育实效显现。通过培训,参训农民产业发展意识、品牌意识、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汇聚成推动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食用菌知识的讲解及实地参观考察,结合实际情况,报京乡石桥村村民邰老发、松柏村朱老二充分利用政策规模化发展种植食用菌;结合产业优势及镇远县“6个100万”工程项目的实施,培训班成员潘文通、潘年成标准化种植清脆李80亩,红桃80亩,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法,转变落后的经营方式,发展新兴农业产业模式。

二是培训方式灵活化,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提升。针对现阶段农民构成情况,精选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年龄在16-55岁,结合地区农业种养模式,分类型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在培训方式上,每期培训班均为期7天,采用“3+4”培训模式,即3天课堂理论知识学习和4天基地实训实习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员能够看得懂、学得会,爱听、爱学,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在培训内容上,授课内容本土化,结合该县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让学员找到学习共同点和支撑点;创新田间课堂实际操作技术传授和专家田间面对面指导模式,全面提高农民培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掌握和丰富田间实际操作技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是培育制度规范完善,培训质量得到有效保障。镇远县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培训由镇远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负责组织实施,每期培训结束,对参训学员进行了集中测评考试,学员通过考试后,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

四是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培训取得实效为保障培训质量,强化监督管理,本年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由县财政局农业股与县农业局科教站负责全程监管,从制度建设、培训内容规范、监管体系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等方面加强监管,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效。

  • 扫一扫在手机当前页面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博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