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数据
镇远县1-9月规模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字号:[ ]  [关闭]

今年以来,县人民政府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业发展目标任务,始终坚持稳存量,抓增量的工作思路,着力把短板补齐,把长板做强,确保了前三季度规模工业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1-9完成工业总产值56.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3.06亿元,同比增长14.1%,完成全年目标任务72.2%,完成序时进度的96.2%。增速排全州第4位,较1-8月上升1位。其中9月份全县规模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4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03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排全州第11位,较上月下滑2位。现将前三季度运行特征和后三个月预判作简要分析。

一、规模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四大支柱行业呈“一增三降”运行态势。

从四大行业增加值增速趋势图看出:1-9月份,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3.5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4%,同比增长52.6%,较1-8月回落4.92百分点。该行业今年以来一直保持高位运行态势,主要得益于贵州省花酒酒业有限公司、金奇谷酿酒文化实业有限公司着力加大产品对外宣传推广力度,努力推动“黔货出山”,从而打开了省内外产品市场,促进了产能释放。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1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14亿元,同比下降16.6%,主要原因是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比上年同期减少66个,对混凝土、水泥和沙石等产品需求下降,加之受产能过剩和市场无序竞争影响了,限制了建材行业产能有效释放其中支撑该行业的东立水泥有限公司1-9月水泥产量同比下降11.4%,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0.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74亿元,同比下降6.6%。其原因主要是铁合金产品市场不稳定,价格波动较大,加之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采购原材料现货困难等原因造成铁合金企业生产不稳定1-9月份,全县铁合金产品产量同比下降16.6%,产品产量和产品销售价格下降是导致该行业增加值下降的直接原因。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0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16亿元,同比下降14.7%。主要原因是今年黔东电力公司近4个月未发电(整个二季度至7月下旬)加之全省电煤形势紧张,造成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减少49398.8万千瓦时,减少工业增加值1.16亿元

(二)工业产销衔接好1-9月工业产销率为98.05%,比上年同期(84.76%)提高13.29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工业产销率为97.43%,比上年同期(96.48%)提高0.95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产销两旺。

(三)新增工业贡献突出。1-9月,新增17户规模工业企业(2015年同月以来新入库9户,今年年初升规7户,今年6月入库1户)完成工业总产值9.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亿元,贡献率为119.5%,拉动规模工业经济增长16.9个百分点。其中9月完成工业总产值0.9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0.41亿元,贡献率为37.8%,拉动规模工业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

(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成效明显。1-9月,轻重工增加值比重分别由上年同期的47%和53%调整为63%和37%,既要“赶”又要“转”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凸显,节能降耗压力减小,有利于推动我县经济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前三季度轻重工占比与去年同期对比变化情况如下: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今年以来,我县规模工业经济虽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的良好势头,但后期发展动力不足,欠任务较多。后3个月还要完成8.89亿元目标任务,平均每个月需完成2.96亿元。任务艰巨、压力增大。存在的困难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大中型企业生产持续下降,贡献不力。1-9月,全县5家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9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2.3亿元,同比下降8.3%,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53.4%,比重较去年同期(68.7%)降低15.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4.9%,拉动规模工业经济负增长9.5个百分点。

(二)缺乏新的市场主体,工业发展后劲不足。今年以来,仅入库规模工业企业2家(贵州鑫泰诚建材有限公司、贵州穗蓝酒业科技有限公司),原因是今年建成投产的工业企业少而小,加之入驻园区标准化厂房的企业因缺乏流动资金,难以按期投产达产,可纳入申报的企业太少,不能形成新的工业增量。

(三)企业效益不佳,生产信心不足。1-9月全县4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亏损1.16亿元,同比增亏0.49亿元。其中,亏损企业13户,亏损面达30%,企业平均用工人数为3879人,比同期减少327人。原因是部分产品价格倒挂,挤占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影响企业经营信心。

(四)部分指标匹配度较差,排位靠后。1-9工业用电量增速和工业增值税增速与工业增加值增速呈逆向增长趋势,二者与增加值增速之差的绝对值分别达到34.8个百分点和60.2个百分点。在7大工业增速评估中,4大指标排在全州后5位,分别是工业产销率第12位、工业用电量匹配度第11位、工业增值税匹配度第16位、工信评分第12位。


  • 扫一扫在手机当前页面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博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