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工作中,尚寨土家族乡秉持“应接尽接”的工作理念,全面发动、有序推进,广大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开展宣传,真情真意地与群众沟通,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有效推进了疫苗接种工作,切实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为构筑全民免疫屏障不懈努力。
仔细排摸,掌握“着力点”。乡党委政府精心谋划,做足基础功课,在充分发挥网格员电话联系、逐户逐人走访摸排、联系群众功能的同时,通过各村已接种人员基础台账对比,形成精准存量未接种人员名单,切实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通过公安户籍、人社、计生数据比对进一步摸清存量。针对全乡60岁以上未接种人群,制定下发《关于对全乡60岁以上疫苗接种未接种人员包户到人的通知》,将未接种人员逐人逐户分包到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干部人头上,明确工作责任,细化任务分工,倒排时限,确保疫苗接种工作落实有力。
宣传引导,聚焦“关键点”。为打消老人对疫苗接种的顾虑,乡党委政府邀请县医院保障医生为全体干部、村干、驻村工作队解读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等政策,让干部人人成为“讲解员”“宣传员”,切实增强乡村干部对疫苗接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并通过“敲门行动”向老年人细心科普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其答疑解惑,耐心引导;宣传健康保健知识,打消老年人的顾虑。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或年纪较大的老人,经县医院保障医生评估,划分红、黄、绿三个等级;红为确有禁忌症无法接种、黄为身体条件需暂缓接种、绿为可以接种。对暂缓接种的,实行跟踪管理,待其身体条件允许,立即接种;对不愿接种的,多渠道做工作,分析疫情防控形势,身边人说事,多频率反复劝,不厌其烦,值至接种为止。
暖心服务,搭建“连心点”。对出行不方便和有意愿接种疫苗的老年人,成立流动疫苗接种队,由村干部带路,入户接种;每日下午18时,组织下一个接种村支部书记与乡流动接种队,对第二天接种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逐一电话通知群众在家中等候,并告知其不能饮酒、吃降压药等注意事项。同时对今日接种进行复盘分析研判,分析不足,进行完善。对需吃药的老年人,由村干部提前一日将血压药送至老年人家中,并督促其进行服用,同时流动接种队也携带降压药等药品。做到“群众有需求,我们有服务”,让老年人真正从心底里愿意接、放心接、尽快接。并做到接种三天内入户随访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做到疫苗接种服务有温度。
统筹推进,紧盯“薄弱点”。以村为单位,在重点开展60岁以上老人第一针剂疫苗接种的同时,紧盯我乡全程接种人员等薄弱环节,每日乡卫生院分析研判会后,将名单下发至各村、各网格,要求村干、驻村干部、网格员,对第二日需接种人员(第一、二、三针剂)逐一进行电话通知。严格落实“一天一调度,一日一通报”督促落实机制,乡防控办、纪委加强督导督查,对思想重视程度不高、工作措施落实不力、接种进度缓慢,不能按期完成接种工作任务的村和网格员,将严肃追责问责,进一步为夯实构筑全民免疫屏障提供纪律保障。
- 扫一扫在手机当前页面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博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信